商业项目如何避免“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”的发生
畅销书作家李笑来说过,人生要避开隐形的三大坑,其中第一大坑便是莫名其妙地凑热闹,第二大坑是心急火燎地随大流。
据外媒报道,截至今日11时,韩国首尔梨泰院踩踏事故已造成156人遇难(包括101名女性和55名男性,其中有4人是中国同胞),152人受伤,其中30人重伤,122人轻伤。虽然目前尚不清楚事故发生的具体原因,但悲剧发生的背后,足以给后人以警示。
1
什么地方容易发生踩踏事故?
踩踏事故的爆发地是位于韩国首尔龙山区南山东麓的梨泰院,是一个著名的商业街,同时也是一个拥有异国风情的观光旅游区,紧邻地铁站。这里不仅有数不胜数的商店,还有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和网红餐厅和夜店酒吧。这条街的一大特点是英语的普遍使用,是非常适合年轻人游玩的潮流圣地。在韩国,有句话叫“不知首尔不足为怪,不知梨泰院才是怪”,足以体现它的知名度。
因为疫情,梨泰院已经两年没有举行过万圣节活动了,而今年,由于禁令放松,人们可以不戴口罩狂欢。不难想象,在这样一个年轻人的节日里,现场有多热闹。
根据韩国警方公布的数据,发生踩踏事故的小巷是一个宽约3.2米,长约45米的斜坡,是一条老街,事故发生时,约18平方米的事故中心区域内,挤下了300多人。
1、商街自身的人流量很高;2、特定节日,加剧人流量陡增;3、万圣节,自然会有人身着有碍于行走的奇装异服;4、狭窄街巷,有斜坡。这四个条件汇聚到一起,很容易造成拥挤跌倒,而人流的持续推进,会让后面的人先是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跌倒,之后又像叠罗汉一样一个压一个,直到堆叠的高度阻挡了后方人流挪动。
2
我们该如何预防悲剧的发生?
“梨泰院踩踏事故”并非个案。
2017年6月欧冠联赛决赛期间,意大利都灵市中心发生踩踏事件,3人遇难,上千人受伤。
2010年7月24日,德国Love Parade音乐节,一处人群拥挤的斜坡发生踩踏事件,造成20余人遇难,600多人受伤。
2005年1月,印度一个宗教集会场所,发生踩踏事件,超过300人遇难。
2010年11月,柬埔寨首都金边钻石桥的踩踏事故,遇难者人数高达347人。
2015年9月,沙特米纳地区发生朝觐者踩踏事故,造成至少1399人遇难。
1990年7月2日,麦加宰牲节惨案,造成1426人遇难。
在我国,人们首先想的便是2014年的上海外滩踩踏事件,原本是人们喜迎新年,结果却在一人行通道阶梯处底部出现人员跌倒情况,继而引发多人摔倒、叠压,最终造成36人遇难,49人受伤。
合理的动线管理,可以有效降低人流拥挤程度
在城市救援中,有这样一个词语叫“渐进式人群崩溃临界值”,即每平方米4-5人。放在商业项目内,容易达这个临界值的地方被称为“建筑瓶颈处”,如商场出入口、楼梯等人员通行的狭窄区域。瓶颈处会让人流量大幅收缩到一个地方,引发人流阻塞滞留现象,是踩踏事故的高发区域。
商业项目,尤其是大型的购物中心,作为大众的线下休闲娱乐场所,是需要较高的人流量带动消费活力的,但人员安全至关重要。
1、热闹的餐饮街区、娱乐类店铺要与有楼梯、斜坡的区域保持一定距离,这些区域是人们走走停停、高度聚集的区域,地势平整可以降低很多不必要的风险。同样,一些年轻人喜爱的IP化展览互动内容,可以尽可能地安排到开阔的区域,避免人流聚集。
2、面对踩踏事故,好的预防措施胜过一切。台阶、坡道、狭窄的街区,都是建筑瓶颈处。作为项目的管理者,这些区域是实时监控重点区域,安保团队应提前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方案,包括针对节日活动时期的应急反应预案,并根据实际工作不断修正和演练。人流量较高的区域必须有工作人员值守,一旦风险系数达到一定区间后,可以果断采取隔离措施,暂时阻停后续人群通行。
3
当自己身处踩踏事故现场时,该如何自救?
“梨泰院踩踏事故”发生后,很多专家给出了自救答案。
当你在拥挤人群中,左手握拳,右手握住左手手腕,同时双肘撑开平放胸前,可以形成一定空间保证正常呼吸。
当你不慎被挤到后,两手十指交叉相扣,护住后脑和颈部,两肘向前,护住头部,同时双膝尽量前屈,护住胸腔和腹腔重要脏器,侧躺在地,可以减小身体受到的踩踏伤害。
自救方法虽好,但是当你真正被挤到人群中间,挤到无法正常呼吸,这些或许都是纸上谈兵。在这场事故中,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死亡人数偏多,即使女孩子及时做出了自救动作,在如此慌乱的情况下,也很难保证生命安全。对于我们个人而言,最好的自救方法就是不去凑热闹。
(来源商办互联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