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肚菌的“保育”指南

【华商经济网讯】随着近期温度回升,羊肚菌的种植遇到了促进原基分化的种植难点,到底该如何处理和改进?现就羊肚菌的原基保育这一问题进行简单说明。

羊肚菌子囊果的生长发育可依次分为原基阶段、幼菇阶段、成菇阶段。初期的羊肚菌的原基是一个由单一菌丝形成的菌丝凝集团,直径1mm左右,菌丝呈放射状排列。原基继续发育,菌丝簇开始形成一个密集的交织团。此时,原基更像是一个洁白的小球,温润如玉。之后,原基底部的菌丝开始扩张(膨大),在球形原基的表面开始形成真正的子囊果原基。

 

羊肚菌原基初期的形态(贺国强摄)

发育中的羊肚菌原基(贺国强摄)

 

原基一旦形成,表明羊肚菌的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,并积累了一定的营养,环境也处于适合出菇的零界点。但是已经形成了的原基能否顺利分化为幼菇,还要看养分积累的是否足够,环境条件是否稳定,且有利于其分化发育。适合原基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为:温度10-22℃,18℃为最佳;空气相对湿度85%-95%,土壤含水量50%-60%;通风,空气流动20-40cm/min。羊肚菌的原基十分娇嫩,直到生长发育到3cm的小菇阶段,需要尽量保持生长发育环境的稳定。

 

 羊肚菌出菇棚支膜方法图示(贺国强摄)

 

如果土面覆盖薄膜,用弓子及时支起地膜,使地膜离地至少0.8m。通过棉被的收放将棚正中位置、离地1m的气温控制在5-25℃;通过向过道或空中使用微喷将空气湿度保持在75%-90%;白天给予一定的散射光照射(800 Lx左右);白天温度高时进行小通风(通风不能通底风),每天2-3次,每次30min。


北京美丽乡村网站供稿

作者:贺国强 柯南雁

 

 

责任编辑/晓宸
 

导读

热点新闻

随着近期温度回升,羊肚菌的种植遇到了促进原基分化的种植难点,到底该如何处理和改进?现就羊肚菌的原基保育这一问题进行简单说明。
发布时间:2022/02/23
首页    京彩三农    羊肚菌的“保育”指南
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来源XXX(非华商经济网)之转载作品(包括图文)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采集提供,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对转载作品有任何异议,请在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