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庙经济 年轻人的超级消费风口

寺庙经济这个词很新,刚刚流行起来,但寺庙赚钱这件事由来已久。那么,同样是赚钱,为啥要造个新词,以前的寺庙赚钱与今天寺庙经济有何不同?

寺庙商业化在我们国家源远流长,从宋朝开始,商品经济异常发达,寺庙僧人就已经从事走私卖盐、放高利贷等。如今寺庙更是与时俱进,寺庙商业版图横跨土地开发、旅游、影视、食品、教育、文化等多个领域,峨眉山和九华山寺庙更是早已成功上市,少林寺也多次冲击上市。但这些都不足以概括为寺庙经济,如果仅是如此,寺庙经济不过是在传统基础上走向商业化、市场化、公开化,属于成年人的资本游戏。

而如今爆火的寺庙经济是指以寺庙为核心场景,年轻人为主力军的超级消费风口。今年以来,年轻人突然一窝蜂涌进寺庙,小红书上关于寺庙旅游的笔记高达44万+篇,携程上寺庙相关景区门票相关订单量增长300%。雍和宫限流,灵隐寺限购,请手串的流通处人满为患,古刹素斋成为餐饮流行,社交平台甚至出现了代买寺庙周边的服务。

▲小红书上关于寺庙旅游的笔记

年轻人现实中卷不动以极大的热忱逃离冲进寺庙,出来后几乎人人左手咖啡、右手手串,身后还背着几只福袋……所以经济这个词几乎是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的,年轻人冲进哪里,哪里就有了经济,比如萌宠经济、露营经济、盲盒经济、解压经济……而为了能分得一杯羹,寺庙也在不遗余力的“讨好”年轻人。

1

寺庙营销,颠覆传统

 

对于拿捏年轻人的情绪这一块,寺庙吸引年轻人的手段比许多品牌的高明的多。“寺庙热”看似是玄学,实则是营销,那么,寺庙是如何赢得年轻人的心的?涌进寺庙的年轻人都是谁?如今的寺庙与以往的传统寺庙运营模式又有何不同?

先看一组数据,南都大数据调查院收到的509份年轻人游寺庙的调查问卷样本中。男性受访者占33.60%,女性占66.40%。90后占31.98,95后占19.84%,00后占48.17%。硕士或以上学历者占10.94%,本科学历者占62.35%,大专学历者占15.38%,高中或以下学历者占11.33%。

① 年轻寺庙游人群中00后最多

涌进寺庙的人从老年人变成了年轻人,00后最多。90后生活压力大,95后初入职场想躺平,00后今年23岁,初入职场或者还在上课的年纪,本身就是迷茫阶段叠加就业形势难、延毕、上升渠道狭窄等一系列困境,于是在上课上班之间选择了上香。

① 以高学历年轻人为主

学历也从低学历变成了高学历高知的年轻人,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人占比七成以上。以往我们认为迷信与学历成反比,如今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越沉迷于玄学,并且当经济越不好,人们压力巨大时,越容易将前途寄托于烧香拜佛、占卜等神学上。从受众变化来看,我们也能倒推出现在越是高学历越是内卷内耗的严重,越难以脱下“孔乙己的长衫”,也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高学历的年轻人“弃文从武”,干起了体力活。

③寺庙文化正在变得有趣

 

除了缓解生活压力、焦虑外,寺庙游也正在变得有趣,在常规的观念中,去寺庙无非拜佛、观光、做法事,但如今寺庙已经迎合社会年轻人的需求,延展出了更加丰富的新经济形式。

现在寺庙几乎都卖咖啡、卖雪糕、卖盲盒、卖周边等等,从一只脚踏入寺庙景区开始,寺庙营销即无处不在,可以说寺庙营销做的比大多数行业都好,创意+深挖需求,年轻人很难不被收割。

比如,最有名的杭州永福寺【慈杯】咖啡,咖啡名同出家人的【慈悲】,一语双关,既有禅意更有反差,并且每一杯咖啡都有一句禅语,比如拿铁叫“停雪”、美式叫“涤烦”。另外还有“随缘”咖啡,抽签抽到啥喝啥;杯子上还有隐藏祝福语,在寺庙这个情景下,祝福语就显得尤为应景。【慈杯】最高峰期一天可以卖出七八百杯,而星巴克中国在营门店4889家,门店日均销售杯数约为263杯,可见【慈杯】咖啡有多火热。

还有五台山的文创雪糕,吃掉后竟然还有祝福签。第一层吃的是产品,第二层吃的是颜值,第三层还有棍子上的祝福语,小小雪糕,竟然能满足三种需求。

除了咖啡、雪糕,还有手串、素饼、素斋、糕点、福袋等等,同样的东西,但在产品、场景玩法上,寺庙营销显然更深一步,氛围感直接拉满。并且为了防止恶意竞争,不同的寺庙咖啡还讲究差异化营销,比如有的主打祈求福运,有的求子求事业,有求财缘等等 “佛祖也讲究分工。”

2

寺庙赚钱,颠覆认知

年轻人抱着“佛系”的心态冲进寺庙,但寺庙并不佛系,甚至更卷,努力将年轻人的情绪价值转化为巨大的消费收益。所以,寺庙经济也是解压经济,上香祈福和之前的rua小动物解压、健身、户外等等解压方式没什么区别,最多可能佛祖能将卷的心烫的更平一点。上文香买完文创后该面对的压力还是要面对,但寺庙却因为你的贡献变的更有钱一点。

以小编五一游玩了一趟灵山大佛寺为例,门票55元,撞钟10元,进了三根免费香捐功德箱50元,文创雪糕18元,拿铁咖啡28元,祈福12元,观光车15元,手串和福袋没买,共消费173元,一张门票撬动3倍的消费,还是最低的消费标准,如供奉牌位或点灯可以上不封顶。

而这些都是小巫见大巫,在了解了寺庙的赚钱渠道之后,寺庙的赚钱能力和门路还是让我震惊了。寺庙营收渠道非常多元化,以门票收入、香火收入、功德箱、法事活动、寺庙基金会、供奉、寺庙文创、集团商业化运作、短视频+直播带货等等。这些收入里只有门票收入是和景区、政府等分成,其他几乎都是寺庙自负盈亏,主要由于我国寺庙实行的政策是“以寺养寺”。

集团商业化运作最强代表就是少林寺,去年少林寺斥资4.52亿在郑州拿地,盖寺庙盖酒店,一度还引起外界的热议,殊不知1997年-2022年间,少林寺申请商标706个,横跨旅游、影视、食品、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商业集团,少林寺在国外更是声名远播,外国人愿意每周花800美元体验少林生活。寺庙不断与时俱进,开通短视频+直播带货,除了给寺庙带来人气、广告植入等收入,还通过在淘宝开店铺,主要卖手串、福袋,还有的寺庙跨界,从事丧葬业等等。法事活动即常规的开光产业,寺庙基金会是以慈善为目的,用香火钱为条件困难的创业者提供帮助,但并不参与企业分红,收入主要为企业捐赠。

▲图片来源于网络

而支出方面小得多,寺庙主要分为日常运营、修缮维护和慈善捐款。修缮维护是支出的大头,但也可以通过捐赠的形式覆盖掉成本。

此外,寺庙赚钱还不收税,除了景区门票收入,外界很难知道寺庙的具体资产,但从寺庙越来越大的商业版图就能看出来,寺庙的赚钱能力远超我们的想象。再加上寺庙热的爆发,年轻人的加持,寺庙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“庞然大物”,也越来越多寺庙在寻找宗教与商业的平衡。我国很多城市中都有丰富的寺院资源,而寺庙边上商业价值也逐渐被重视,成为很多城市商业开发的新主题,下次我们再一起探讨。

 

 

 

(来源同策资管 )

导读

热点新闻

寺庙经济这个词很新,刚刚流行起来,但寺庙赚钱这件事由来已久。那么,同样是赚钱,为啥要造个新词,以前的寺庙赚钱与今天寺庙经济有何不同?
发布时间:2023/05/12
首页    业界新闻    寺庙经济 年轻人的超级消费风口

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来源XXX(非华商经济网)之转载作品(包括图文)旨在为满足广大用户需求而采集提供,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对转载作品有任何异议,请在30日内联系本网删除。